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研究生中文姓名:詹淑玲
研究生英文姓名:Chan, Shu-Ling
中文論文名稱:全職媽媽線上社會支持與休閒效益研究-以臉書為例
英文論文名稱:A Study of The Full-time Mother’s Social Support and Benefits of Leisure on Facebook
指導教授姓名:指導教授︰雷文谷
指導教授︰丁于珊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大葉大學
系所名稱:觀光餐旅碩士在職學位學程
學號:E0385002
畢業年度:105
畢業學年度:104
學期: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02
中文關鍵詞:全職媽媽臉書線上社會支持休閒效益
英文關鍵字:full-time motherfacebookon-line social supportleisure benefitsocial network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0
  • 點閱點閱:1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1
  • 收藏收藏:0
本研究旨在瞭解全職媽媽之線上社會支持與休閒效益現況,並探討全職媽媽線上社會支持與休閒效益的關係。本研究母群體為網路社群上之全職媽媽,研究者在台大PTT之媽媽寶寶站、學齡前親子父母交流站、Facebook之小一聯盟、竹北Facebook團購網站等張貼問卷連結,總計回收550份問卷,剔除33份無效問卷後,共計517份有效問卷,有效問卷回收率達94%。研究結果如下:一、全職媽媽使用Facebook的確可以獲得正向之線上社會支持與休閒效益,藉由適度回饋、肯定與情緒紓解獲得生活壓力的解除,達到身心放鬆之休閒效果。二、研究對象之線上社會支持感受會因養育子女數與上網頻率不同呈現顯著差異,休閒效益部分則不受影響。三、線上社會支持與心理、社交、教育與自我成就效益皆有正面相關。四、線上社會支持四個構面中以情緒性社會支持對休閒效益的解釋力最大,其變異量可以達22.8%;其次為資訊性社會支持,解釋變異量為17.9%;第三為評價性支持解釋力為14.9%,而工具性支持對休閒效益的預測力最低,解釋變異量為6.1%。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explore full-time mothers’ on-line social support and recreational benefits nowdays and find out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online social support and recreational benefits. The subjects were full-time mothers who attend to Facebook. In addition, to analyze the differences in demographics, and to discuss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m.Online survey was adapted and there were 550 questionnaires collected, excluding 33 invalid questionnaires and 517 valid questionnaires. The effective questionnaires recovery were up to 94%.The results indicated as followings:
(1)Full-time mothers who use Facebook can get the positive social support and recreational benefits from the internet. Through appropriate feedback and emotional relieve, their pressure will be released, they will get leisure.(2)The more frequently full-time mothers who visit the social network, the more online social supports will be improved, but not the recreational benefits.(3)The online social supports are positive to the psychological benefits, social activities, educational benefits and self achievement, especially emotional support. It is up to 22.8% of variances. The informational social support is 19.7% explained variances. The evaluative support is 14.9% of explained variances. Finally, the instrumental support is as least as 6.1% explained variances.
封面內頁
簽名頁
授權書
中文摘要 I
ABSTRACT II
誌謝 IV
圖目錄 VII
表目錄 VII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 1
第二節 研究動機 4
第三節 研究目的 7
第四節 研究問題 7
第五節 解釋名詞 8
第六節 研究限制 9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0
第一節 網路社群 10
第二節 社會支持 19
第三節 休閒效益 28
第三章 研究方法 41
第一節 研究架構 41
第二節 研究流程 42
第三節 研究對象與抽樣 44
第四節 研究工具 44
第五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 48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50
第一節 全職媽媽樣本基本背景描述 50
第二節 全職媽媽線上社會支持與休閒效益現況 58
第三節 人口背景全職媽媽在各研究變項間差異 65
第四節 全職媽媽線上社會支持對休閒效益之關係 74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78
第一節 結論 78
第二節 建議 80
參考文獻 82
附錄 全職媽媽參與網路社群之線上社會支持與休閒效益問卷 98

圖目錄

圖2-1 臉書使用人數 13
圖2-2 社會支持效果模式圖 24
圖2-3 休閒利益三因素模式 34
圖3-1 研究架構圖 41
圖3-2 研究流程圖 43

表目錄

表3-1 網路社會支持量表 45
表3-2 休閒效益量表 47
表3-3 預試問卷內部一致性信度表 48
表4-1-1 研究樣本年齡統計表 51
表4-1-2 研究樣本教育程度統計表 52
表4-1-3 研究樣本家庭總月收入統計表 53
表4-1-4 研究樣本婚姻狀況統計表 53
表4-1-5 研究樣本子女人數統計表 54
表4-1-6 研究樣本最幼子女年齡統計表 55
表4-1-7 研究樣本性別統計表 55
表4-1-8 研究樣本平均每週網路時間統計表 56
表4-1-9 研究樣本FACEBOOK朋友數統計表 57
表4-2-1 全職媽媽線上社會支持之情形 58
表4-2-2 全職媽媽線上社會支持量表各題項填答分布情形 60
表4-2-3 全職媽媽休閒效益之情形 62
表4-2-4 全職媽媽休閒效益量表各題項填答分布情形 63
表4-3-1 與公婆同住與各變項之獨立樣本T檢定 65
表4-3-2 婚姻狀態與各變項之獨立樣本T檢定 66
表4 3-3 年齡與各變項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 67
表4 3-4 教育程度與各變項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 68
表4 3-5 家庭總月收入與各變項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 69
表4 3-6 生育子女人數與各變項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 70
表4 3-7 最幼齡子女年齡與各變項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 71
表4 3-8 每週上網時數與各變項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 72
表4 3-9 Facebook朋友數與各變項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 73
表4-4-1 社會支持與休閒效益之皮爾森績差相關矩陣 75
表4-4-2 線上社會支持對休閒效益之簡單線性迴歸分析表 76
一、中文部分
丁雅玲(2013)。台南市學齡前幼兒母親休閒參與及休閒阻礙之研究。台南科技大學休閒事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縣。
尤瑩儒、邱荃、李惠雯、田詠綺(2011)。大學生使用Facebook 之休閒動機、休閒涉入與休閒效益之關係-以朝陽科技大學生為例。朝陽科技大學休閒事業管理系專題報告。
王俊華(2005)。年輕全職媽媽的內心困惑。中國青年研究,10,55-58。
王建智(2004)。台北市國小自閉症兒童家長社會支持、壓力知覺與運動休閒阻礙因素之研究。國立師範大學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王宗松、郭芳廷(2014)。使用者內在動機對網際網路傳遞幸福感之研究-以臉書為例。大仁科技大學文化創意產業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吳忠宏、范莉雯(2003)。以九年一貫課程為架構之休閒教育模式與內容。戶外遊憩研究, 16(1),1-23。
吳佳煇(2004)。社會支持對網路成癮的影響。資訊社會研究,7,173-189。
吳佳玟(2008)。臺北市國小足球參與者之運動價值觀與社會支持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運動與休閒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吳佳玲(2008)。台灣親職壓力相關研究之回顧與分析。台南科技大學通識教育學刊,7,63-90。
吳承翰(2013)。台北市國高中職學生生活壓力及同儕支持對內外向偏差行為之影響:現實支持與網路支持效果之差異。國立台北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
吳英偉、陳慧玲(1996)(譯)。休閒社會學。臺北市:五南出版社。(原著作:Patricia A. Stokowski(1994)。Leisure in society-a network structural perspective。)
吳靜吉(1984)。誰來支持我?張老師月刊,84,60-62。
吳柏賢(2010)。臉書 5 億人活躍「世界第三大國」。聯合報。2010年 7 月 23 日。
李素菁(2002)。青少年家庭支持與幸福感之相關研究-以台北市立國中生為例。靜宜大學青少年福利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縣。
李貴花(1990)。從成年初期、中期探討台北地區雙生涯婦女之心理壓力與工作、婚姻及休閒間的適應。中國文化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李瑞娟、宋壬夫(2004)。已婚婦女休閒活動參與與自我概念的相關研究。政大體育研究,16,69-82。
李詩鎮(2003)。探索活動團體氣氛與休閒效益相關研究。朝陽科技大學休閒事業管理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縣。
李芳齡(2011)(譯)。臉書效應:從0到7億的串連。天下雜誌出版。(原著作:David Kirkpatrick (2010)。The facebook Effect: The Inside Story of the company That is Connecting the World.)
李宜芳(2012)。全職媽媽母職意觀點之轉化學習研究。台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博士論文,台北市。
余玥林(2004)。單車活動參與者的目標取向、社會支持和休閒型態對休閒效益的影響。國立雲林科技大學休閒運動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雲林縣。
杜容瑩(2007)。台北市國中學生學業無動機、社會支持與學業成就關係之研究。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沈聖傑(2008)。高雄縣市國小學生網路使用參與動機及休閒效益之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體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縣。
周彥呈(2012)。人格特質、知覺風險與休閒效益之研究─以釣客為例。國立臺中教育大學永續觀光暨遊憩管理碩士學為學程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邱淳仁(2009)。線上遊戲的社會支持與傳播行為研究─以魔獸世界玩家為例。銘傳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邱瓊慧(1988)。 社會支持與國中學生的生活壓力及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林秀芬(2002)。絕處逢生-探討 921 地震喪偶女單親災變後之社會支持過程。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市。
林欣慧(2002)。解說成效對休閒效益體驗之影響研究—以登山健行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運動與休閒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林芸君(2010)。國中生社會支持、學習動機與學業成就關係之研究-以花蓮縣北區為例。慈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縣。
林嘉容(2010)。社群網站使用者行為模式之研究-以臉書為例。國立東華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縣。
林玫君(2011)。媽媽是我的工作-家有學齡子女全職媽媽教養經驗之研究。國立成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市。
邱欣怡(2013)。現代中產階級母親的母職實踐與能動性—以育兒部落客作家為例。世新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凃淑蕊(2013)。休閒知覺自由、社會支持、休閒效益、登山運動參與與幸福感之相關研究-以登山步道健行者為例。大葉大學管理學院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縣。
涂淑芳(1996)(譯)。休閒與人類行為。 (原著作: Cene Bammel and Lei Lane Burrus-Bammel ) 台 北:桂冠。
施建彬(1994)。幸福感來源與相關因素之探討。高雄醫學大學行為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施嵐芳(2005)。虛擬社群認同及網路社會支持對主觀幸福感的影響。國立台灣大學心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胡柏舟(2010)。社交網路服務網站Facebook參與者休閒參與動機、休閒涉入與休閒效益之研究。國立雲林科技大學休閒運動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雲林縣。洪煌佳(2002)。突破休閒活動之休閒效益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運動與休閒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翁碧慧(2001)。學習動機與社會支持對國立台東師範學院在職進修研究生學習困擾影響之研究。國立台東師範學院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東縣。
柴松林(1996)。休閒時代,學習社會。北縣教育,14,33-38。
唐文慧(2011)。為何職業婦女決定離職?結構限制下的母職認同與實踐。台灣社會研究季刊,85,201-265。
高迪理(1991)。社會支持體系概念之架構探討。社區發展季刊,54,24-32。
高俊雄(1995)。休閒利益三因素模式。戶外遊憩研究,8(1),15-28。
高純憶(2011)。Facebook社群網站使用者之休閒參與動機、使用行為與休閒效益關係之探討。世新大學觀光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紀東昀(2014)。共依附對虛擬社群成員之影響。國立台北大學企業管理學系博士論文。
梁振翎(2012)。高職學生參與網路遊戲休閒效益研究以南英商工學生為例。康寧大學休閒管理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縣。
郭正瑩(2008)。男女大學生網路自我揭露、網路社會支持與寂寞感之差異研究-以即時通訊為例。中國文化大學心理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郭濬鉞、 邊瑞芬(2013)。台灣遙控飛機玩家休閒活動涉入與休閒效益之研究。工作與休閒學刊,4 (1),49-67.
陳之昊、張嘉盈(2012)。在世界各地演出的演員:Facebook打卡之展演行為研究。發表於2012 年中華傳播學會年會,交通大學傳播研究所。
陳中雲(2001)。國小教師休閒參與、休閒效益與工作滿意之關係研究-以臺北縣公立國民小學教師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運動與休閒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陳永安(2006)。圍棋參與者消費行為與休閒效益之研究--以大學及高中圍棋社社員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運動與休閒管理研究所在職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陳協志、林聯發、柯菁菁(2007)。圖像化、差異化暨情境化社群平臺建置-M.G. City。高苑學報,13,287-306。
陳婷玉(2009)。Why we share?or not!網路資源分享的類型與動機分析。論文發表於TAIS:第六屆台灣資訊社會研究學會年會暨學術研討會。新竹市:交通大學。
陳婷玉(2010)。當媽媽眞好?流行婦幼雜誌的母職再現。女學學誌,2,33-86。
陳嬿竹(2002)。網路與真實人際關係、人格特質及幸福感之相關研究。屏東師範學院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
單小琳(1987)。國中導師專業倦怠與工作壓力社會支持調適的相關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張少熙(2003)。台灣地區中學教師參與休閒運動行為模式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研究所博士論文,台北市。
彭信憶(2102)。線上遊戲參與者社會支持、自我效能與休閒效益關係之研究。國立台中教育大學永續觀光暨遊憩管理碩士學位學程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黃淑琳(2012)。行禮如儀-Facebook上的社交互動儀式。2012中華民國傳播學會年研討會。
楊政穎、鍾才元、陳明終、李曜安(2014)。社群網路使用者之線上社會支持與線上人際關係。國教新知,61(4),23-27。
葉怡屏(2006)。網路遊戲參與者之休閒覺知自由與休閒效益之研究。靜宜大學觀光事業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縣。
葉貴嫻(2010)。虛擬眷村的線上社會支持-以奇摩家族「軍人妻聯誼會」為例。國防大學政治作戰學院新聞碩士班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廖玲玲(2006)。我當媽媽了!新手媽媽初任母職歷程之研究。國立台東教育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東市。
廖珮妤(2007)。影響部落格使用者付費意願之研究 -以無名小站為例。朝陽科技大學休閒事業管理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縣。
趙元芝(2008)。國中學生網路休閒行為、休閒阻礙與休閒效益之研究-以臺中縣立清水國中為例。靜宜大學管理學院觀光學院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縣。
趙慧敏(2005)。青少年分手後的個人因應、社會支持與心身健康之關聯性探討。東吳大學心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劉奕蘭(2002)。網路社會支持的探討。2002網路與社會研討會,新竹清華大學。
劉育維(2012)。賞鳥者之休閒阻礙、休閒涉入及休閒效益關係之研究-以關渡自然公園為例。中國文化大學觀光事業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劉晏廷(2013)。大學生生活壓力、網路社會支持、與復原力之研究—以臉書為例。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心理與諮商學系碩士文,未出版,台北市。
潘淑滿(2005)。台灣女性的母職圖像。女學學誌:婦女與性別研究,20,41-92。
蔡文慈 (2005)。南投縣國小行政人員休閒態度與休閒效益體驗對國民旅遊卡使用行為影響。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運動與休閒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蔡欣芸(2011)。臺灣女性上班族使用Facebook休閒意涵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蔡嘉慧(1998)。國中生的社會支持、生活壓力與憂鬱傾向之相關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發表,高雄市。
鄭旭宏(2006)。線上遊戲參與動機與休閒效益之研究-以魔獸世界為例。逢甲大學景觀與遊憩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鄭欣明、沈佳瑩、陳光禎(2010)。一窺社群網路後的網路科學。NCP Newsletter,22,2-9。
鄭桂玫(2010)。台灣休閒現況之探討。嘉大體育健康休閒期刊,9(1),257-266。
盧瑞陽(2013)。網路虛擬社群之社群意識、社群依賴與社群公民行為之研究。2013年第16 屆科技整合管理研討會,1-32。
蕭伯諺(2010)。青少年線上遊戲使用動機、網路社會支持與線上遊戲成癮傾向之研究-以台中縣私立弘文高級中學為例。朝陽科技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縣。
蕭嘉靖(2005)。大學住宿生網路休閒行為之研究。臺灣師範大學運動與休閒管理研究所在職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謝淑芬(2003)。性別、家庭生命周期、家庭休閒參與頻率與休閒阻礙之相關研究。旅遊管理研究,14(2),1-21。
鍾翠玲 (1999)。你是我的姐妹:電腦仲介傳播環境下的美容言談。國立中正大學電訊傳播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鍾才元、楊政穎、陳明終、劉晏廷 (2013)。網路社群之社會支持:以大學生Facebook使用者為例。發表於TANET:2013臺灣網際網路研討會,臺北市立大學。
鍾才元、楊政穎、陳明終、劉晏廷(2013)。線上社會支持與復原力對生活壓力之預測解釋力。發表於:2013年全國計算機會議,亞洲大學。
簡湘玲(2014)。科技產業專業女性離開職場擔任全職媽媽之生命歷程研究: 以新竹科學園區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蘇建文、龔美娟 (1994)。母親的依附經驗、教養方式與學前兒童依附關係之相關研究。教育心理學報,27,1- 33。
孫非(1999)(譯)。社會生活中的交換與權力。台北:桂冠。(原著作:Blau, P. M. (1964). Exchange and Power in Social Life. New York: John Wiley and Sons.)

二、網路部分
創市際(2012/12/2)。2012年網路社群白皮書調查報告。市場研究顧問公司,2014年12月20日,取自:http://www.insightxplorer.com/news/news_12_18_12.html
Facebook中文部落格(2013/01/14)。臉書最新註冊人數。2014年11月5日,取自:http://facebook.22ace.com/2012/03/checkfacebook.html
兒福聯盟(2013)。母親節快樂的背後藏了多少的辛酸血淚?2013年媽媽壓力與育兒政策使用情形調查。2014年10月19日,取自:
http://www.children.org.tw/news/advocacy_detail/1009
科技報橘(2014)。臉書公開漂亮使用者數據,誰說他要退流行了? 2014年1月2日,取自: http://buzzorange.com/techorange/2014/01/02/acebook-international-user-growth/
科技新報(2014)。Facebook 收購 Whatsapp:晚一步,就得付出巨大代價。2014年2月20日,取自:
http://technews.tw/2014/02/20/facebook-mobile-platform-strategy
財團法人台灣網路資訊中心(2014/08/19)。2014年「台灣寬頻網路使用調查」結果公布。2014年11月15日,取自:http://www.twnic.net.tw/NEWS4/135.pdf
梁莉芳(2013/05/13)。我媽生下我之後呢?「做媽媽」的社會學觀察。2014年10月19,取自:http://twstreetcorner.org/2013/05/13/lianglifang/
電子商務時報(2014/03/01)。無臉書不歡台灣滲透率全球第一。2014
年10月1日,取自:http://www.ectimes.org.tw/Shownews.aspx?id=140228202939
維基百科 (2015)。Facebook。2015年5月10日,取自:
http://zh.wikipedia.org/zh-tw/Facebook
維基百科(2015)。虛擬社群。2015年1月11日,取自:http://zh.wikipedia.org/wiki/%E8%99%9B%E6%93%AC%E7%A4%BE%E7%BE%A4
維基百科(2015)。網路社群。2015年1月11日,取自:http://zh.wikipedia.org/wiki/%E7%BD%91%E7%BB%9C%E7%A4%BE%E5%8C%BA
模範市場研究顧問(TNS) (2014/06/24)。Facebook 台灣消費者線上行為調查。2014年11月24日,取自:https://share.inside.com.tw/posts/5249

三、英文部分
Ajzen, I. (1991). Benefits of leisure: A social psychological perspective. Benefits of leisure 411-418. In B.L. Driver, P. J. Brown, & G. L. Perterson (Eds.), State college, PA:venture publishing.
Armstrong, A. G. & Hagel III, J. (1997). Net Gain: Expanding Markets Through Virtual Communities,82-97, Boston, MA: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Attrill, A. & Jalil, R. (2011). Revealing only the superficial me: Exploring categorical self-disclosure online.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27(5), 1634-1642.
Boyd, D. M., & Ellison, N. B. (2007). Social network sites: Definition, history, and scholarship. Journal of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 13(1), 210-230.
Braddlee, B. (1993). Virtual communities: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 and communities of association. Dissertation Abstracts International, 54 ,1134.
Caplan, G. (1974). Support systems and community mental health: Lectures on Concept development. New York:Behavior Publication.
Caplan, G. & Killilea, M. (1976). Support system and mental help: Multidisciplinary Explorations. New York: Grune and Stratton.
Cobb, S. (1976). Social support as a moderator of life stress. Psychosomatic Medicine,38(5), 300-314.
Cohen, S. & Will, T. A. (1985). Stress, social support, and the buffering hypothesis. Psychol. Bulletin, 98(2), 310-357.
Cutrona, C. E. & Russell, D. W. (1990). Type of Social Support and Specific Stress: Toward a Theory of Optimal Matching.In B. R. S arason, I. G. Sarason and G. R. Pierce (Eds.). Social Support: An Interactional View, 319-366, New York: Wiley.
Cutrona, C. E. (1996). Social support in couples. Thousand Oaks, CA:Sage.
DeVellis, R. F. (1991). Scale Development Theory and Applications. London:SAGE.
Driver, B. L. (1997). The defining moment of benefits. Parks and Recreation, 32(12), 38-41.
Dustin, D.L., & Goodale, T.L. (1997). The social cost of individual benefits. Parks & Recreation, 32(7), 20-22。
Ellison, N., Heino, R., & Gibbs, J. (2006). Managing impressions online: Self-presentation processes in the online dating environment. Journal of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 11(2), 415-441.
Ellison, N., Steinfield, C., & Lampe, C. (2007). The benefits of Facebook “friends:” Social capital and college students' use of online social network sites. Journal of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 12, 1143−1168.
Godbey, G. (1994). Leisure in your life: An exploration. State college, PA: Venture Publishing.
Haythornthwaite, C. (2005). Social networks and Internet connectivity effects.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 Society, 8, 125-147.
Hazan, C., & Shaver, P. (1987). Romantic love conceptualized as an attachment proces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52, 511- 524.
Horney, K. (1937). The neurotic personality of our time. New York: Norton.
House, J. S. (1981). Work Stress and Social Support. Philippines: Addison-Wesley Publishing Company.
Howard Rheingold (1993). The Virtual Community: Homesteading on the ElectronicFrontier. London:MIT Press.
McCarthy, J. D., & Hoge, D. R. (1982). Analysis of age effects in longitudinal studies of adolescents selfesteem.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18(3), 372- 379.
Miyata, K. (2002). Social support for Japanese mothers online and offline. In B.Wellman, & C. Haythornthwaite, (Eds.), The Internet in everyday life,520-548. Hoboken, N J, Wiley-Blackwell Press.
Rheingold, H. (2000). The Virtual Community: Homesteading on the Electronic Frontier. Cambridge, Mass: MIT Press.
Segrin, C., & Domschke, T. (2011). Social Support, Loneliness, Recuperative Processes, and Their Direct and Indirect Effects on Health. Health Communication, 26 (3), 221-232.
Shaw, H., & Gant, C. S. W. (2002). In Defense of the Interne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ternet Communication and Depression, Loneliness, Self-Esteem, and Perceived Social Support. Cyber Psychology and Behavior,5(2), 157-171.
Shumaker, S. A., & Brownell, A. (1984). Toward A Theory of Social Support: Closing Conceptual Gaps.Journal of Social Issues,40(4), 11-36.
Thoits, P. A. (1982). Conceptual, methodological and theoretical problem in studying social support as a buffer against life stress. Journal of Health and Social Behavior,123,145-159.
Tinsley, H. E. A. & Tinsley, D.J. (1986). A theory of the attributes, benefits and causes of leisure experience. Leisure Sciences,8(1), 1-45.
Tobin, B. F. (1990). The tender mother: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motherhood and the lady’s magazine. Women’s styudies,18(2/3), 205-221.
Tracy, B. H. (1990). Sex roles and social support as moderators of life stress adjustment.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52, 576-585.
Verduin, J. R. & McEwen, D. N. (1984). Adult and Their Leisure. Spring field, Ⅲ: Charles C. Thomas.
Walther, J. B., & Boyd, S. (2002). Attraction to computer-mediated social support. In C. A. Lin & D. Atkin (Eds.),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and society: Audience adoption and uses. 153-188. Cresskill, NJ: Hampton Press.
Walther, J. B., & Park, M. R. (2002). Cues filtered out, cues filtered in: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 and relationships. In M. L. Knapp & G. R. Miller (Eds.), Handbook of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529-563. Thousand Oaks, CA: Sage.
(此全文未開放授權)
電子全文
全文檔開放日期:不公開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