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中文文獻 Pellicane, A.(2015)。孩子看螢幕時間過多了嗎?商周.com。取自 http://www.businessweekly.com.tw/article.aspx?id=14509&type=Blog 王文玲(2010)。國小高年級學生網路使用行為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花蓮縣。 王涵芸(2016)。新竹市公立國小六年級學生網路使用行為與學業成就之關聯(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中華大學,新竹市。 王學民(2016)。手機遊戲成癮性之研究:以大學生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中華科技大學,臺北市。 王震武、林文瑛、林烘煜、張郁雯、陳學志(2001)。心理學。臺北市:學富。 尤嫣嫣(2002)。大學生體型及其身體意象相關因素研究–以中原大學新生為例(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古琪雯(2003)。青少女體型不滿意社會體型焦慮與飲食異常傾向之關係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石欣蓓(2011)。影響國小高年級學童身體活動與身體意象之相關研究以臺北市某行政區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白絲帶關懷協會(2017)。螢幕之外更要在真實的人際互動中找到自己。取自http://www.cyberangel.org.tw/tw/news/item/42-98 朱文雄(2002)。班級經營。高雄市:復文。 吳宜家(2011)。國小高年級學童人際關係與幸福感之研究-以嘉義市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臺東縣。 吳佳慧(2014)。國中生社會文化因素與身體意象自尊之相關研究以屏東某國中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樹德科技大學,高雄市。 吳怡靜(2017)。還在盯著螢幕?六招戒掉科技癮(電子版)。天下雜誌,623。 吳明隆、涂金堂(2009)。SPSS與統計應用分析。臺北市:五南。 吳晃彰(2008)。國小高年級學童自我概念與同儕關係之研究-以桃園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銘傳大學,臺北市。 吳翠珍(2009)。2009年全國兒童媒體使用行為調查報告。臺北:富邦文教基金會。 吳慧嫻(1996)。臺北縣國中肥胖盛行率調查、體重控制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陽明大學,臺北市。 吳懿芳(2010)。了解孩子的「莫逆之交」—淺談電玩對孩子的影響。教育部生命教育學習網 。取自https://life.edu.tw/homepage/discuss/t-5-293.php?board_no=B000000169&seri_no=495&pageth=4 李丹(1989)。兒童發展。臺北市:五南。 李玉惠(2016)。家長對兒童使用3C產品看法與態度之研究。學校行政雙月刊,103,118-139。 李玉惠、黃莉雯(2017)。兒童使用3C產品合理時間之研究。學校行政雙月刊,112,28-58。 李如雪(2008)。大學生身體意象與自我概念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李佳芸(2016)。青少女的身體意象、同儕關係與自尊之相關研究—以桃園市國中女生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大葉大學,彰化縣。 李佳倫(2007)。國小學童依附關係、人際關係與社會適應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 李彥儀(2016)。國小學童網路使用行為及網路成癮現象之研究以新竹縣某國小六年級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中國科技大學,臺北市。 李菁(2014)。健走運動課程對國小高年級學童情緒與人際關係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大學,臺北市。 李衛脩(2011)。金門地區高中職學生網路動機、人際關係與網路成癮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李曉蓉(1997)。青少年身體意象與自尊、沮喪相關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兒童福利聯盟(2012)。3C當保母,沉迷在方框裡的數位童年?2012年兒童使用3C 產品現況調查報告。取自http://www.children.org.tw/news/advocacy_detail/346 兒童福利聯盟(2015)。2015兒童上網行為調查發表記者會。取自https://www.children.org.tw/news/advocacy_detail/1403 兒童福利聯盟(2016)。2016年臺灣兒童生活失落事件檢視與分析。取自https://www.children.org.tw/news/advocacy_detail/1602 林郁雯(2014)。高中職學生運動性社團參與動機人際關係與身體意象之結構方程模式(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大學,臺北市。 林珮瑄(2016年9月10日)。搶救胖小孩!「兒童青少年體重控制班」兒科醫師、營養師、物理治療師三管齊下養成孩子一生受用的醫療級飲食運動習慣。新竹馬偕電子報(第158 期)。取自 http://enews.hc.mmh.org.tw/enews/20160901.html 林淑華(2002)。國小學童情緒管理與人際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屏東縣。 林碧珠(2016)。使用3C產品對幼兒的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亞洲大學,臺中市。 林慧婷(2012)。網路成癮與手機依賴之大學生人格特質的比較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 林震亞(2013)。國小高年級學童網路使用行為與網路成癮現象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周玉真(1992)。青少年的身體意象滿意度與其自我概念、班級同儕關係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縣。 邱紹一(2014)。青少年智慧型手機沉癮因素與預防策略初探研究。育達科大學報,37,21-42。 科技部(2017)。美國兒科學會針對嬰幼兒電子媒體使用提出新版建議。駐美國臺北經濟文化代表處科技組。取自https://www. most.gov.tw/dc/ch/detail?article_uid=6eea2b60-f788-11e6- a406-005056826649&menu_id=61a7bf69-bab2-483d-bbc8- 7df8383acb3b&content_type=P&view_mode=gridView 姜得勝(2015)。做滑世代科技的 「主人」或「奴隸」?。臺灣教育,692,2-9。 范綱華(2014)。身體質量指數對北臺灣青少年同儕關係和自尊發展的影響。社會分析,8,85-116。 洪蘭(2018)。孩子不專心?親子共讀有幫助(電子版)。天下雜誌,640。 徐西森、連廷嘉、陳仙子、劉雅瑩著(2002)。人際關係的理論與實務。臺北市:心理。 徐瑟筎(2008)。國小學童情緒智力、社交技巧與人際關係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 唐意芳、賴文鳳(2016)。幼兒依附關係與親子情緒言談之關係初探。人類發展與家庭學報,17,1-26。 留佩萱(2017)。「孩子有問題,都是爸媽的錯?」-每位父母都該了解的依附關係。人本教育札記,333,44-49 。 財團法人臺灣網路資訊中心(2017)。2017年臺灣寬頻網路使用調查。取自https://www.twnic.net.tw/total/total_01.htm 許玉鈴(2012)。國小高年級學童休閒活動參與休閒效益和身體意象關係之研究以臺南市某國小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南臺科技大學,臺南市。 許明遠(2005)。國小高年級學童網路使用行為與自我概念、人際關係之研究- 以臺北市兩所國小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師範學院,臺北市。 許雅玲(2010)。國小高年級學童媒體使用行為與素養能力之研究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花蓮縣。 許瑞芬(2009)。以圖像式兒童身體意象量表探討國小高年級學童身體意象的知覺與態度(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花蓮縣。 張世忠(2004)。師資培育與教學革新。臺北市:五南。 張芸瑋(2011)。青少年過敏症與情緒、身體意象、生活品質、人際及行為之關係(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醫學大學,臺北市 張春興(2001)。教育心理學。臺北市:東華。 張春興(主編)(2006)。張氏心理學辭典。臺北市:東華。 張智雄(2015)。高雄市國小高年級學童網路成癮人際互動關係及社會支持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大學,屏東縣 張滿玲(譯)(1999)。社會心理學(原作者:S. E. Taylor, L. A. Peplau, & D. O. Sears)。臺北:雙葉出版社。(原著出版年:1994) 張麗華(2013)。國小學童人際關係與幸福感之研究-以新北市某國小高年級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銘傳大學,臺北市。 郭乃真(2008)。步行運動介入對國小學童身體意象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縣。 郭怡秀(2016)。國中生身體意象與學業成就之關係(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中華大學,新竹市。 郭聘如(2008)。大學生社交焦慮傾向反芻思考寂寞感及網路使用時間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交通大學,新竹市 莊文芳(1998)。影響臺北市青少年對身體意象認知相關因素之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陽明大學,臺北市。 陳玉蘭(2009)。馬祖地區國小高年級學童自我概念與人際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銘傳大學,臺北市。 陳秀莉(2014)。高雄市國小高年級學童網路成癮、人際關係與學業成就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高苑科技大學,高雄市。 陳俐君(2008)。青少年身體意象困擾及其影響因素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交通大學,新竹市。 陳思嘉(2015)。臺北市高中職學生網路使用行為人際關係與網路成癮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陳昱憲(2015)。大學生現實人際關係、網路人際關係、現實人際滿意度、網路人際滿意度與寂寞感、自尊之關係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縣。 陳昱憲、李佳儒、羅家玲(2015)。國小高年級生的電視收看行為、同儕活動傾向與同儕關係之相關研究。南臺人文社會學報,14,71-103。 陳虹年(2012)。國小五年級學童身體意象主題統整課程設計與實施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 陳素君(2014)。青少年休閒運動参與對同儕關係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大葉大學,彰化縣。 陳皎眉(1997)。人際關係。新北市:國立空中大學。 陳皎眉(2002)。人際關係與溝通。臺北市:大中。 陳凱葦(2014)。新北市新莊區國小高年級使用手機學童之人際關係與人格特質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 陳喬琪(2009)。成不成癮,大有問題!臺北市:臺灣商務。 陳毓麒(2010)。網路電視收視指標之探討~新傳播科技與媒介使用行為之思辨(未出版之博士論文)。私立世新大學,臺北市。 陳靜怡(2014)。嘉義縣市大學生智慧型手機成癮及其相關因素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陳騏龍(2001)。國小學童情緒智力與幸福感、人際關係及人格特質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屏東師範學院,屏東縣。 陳嬿竹(2002)。網路與真實人際關係、人格特質及幸福感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屏東縣。 教育部(1998)。教育部國教司發展小班教學計畫。取自http://www. aces.tn.edu.tw/class/right/right1.htm 梁永昌(2015)。青少年身體意象學業成就對參與休閒活動之影響以臺中市某國中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朝陽科技大學,臺中市。 梁智凱(2013)。救救孩子的惡視力—小小低頭族的護眼之道。臺 北市:時報。 臺灣傳播調查資料庫(2015)。上網?還是看電視從媒體選擇看出年齡差異。2015年3月11日。取自http://www.crctaiwan.nctu. edu.tw/ResultsShow_detail.asp?RS_ID=24 臺灣傳播調查資料庫(2017)。臺灣民眾媒體使用行為變遷初探-2012年至2016年。2017年7月18日。取自http://www. crctaiwan.nctu.edu.tw/ResultsShow_detail.asp?RS_ID=67 曾柏齡(2016)。青少年網路遊戲成癮自我認同真實與網路人際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 曾美娟(2006)。國中生體型意識身體活動及飲食行為相關之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臺北市。 童鈺雯(2016)。臺北市國小高年級學童飲食行為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黃心怡(2003)。青少年非常心事。臺北市:張老師文化。 黃志航(2015)。人格特質、網路使用行為與人際關係之關聯性研究-以臺東地區大專院校學生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臺東縣。 黃音霓、陳星沐(2015)。即時通訊軟體的使用行為之研究—以 LINE為例。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圖文傳播藝術學報,2015,345 -352 黃德祥等譯(2006)。青少年心理學。臺北市:心理。 國民健康署(2013)。肥胖防治白皮書。臺北: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 國民健康署(2013)。國民健康訪問調查報告。臺北: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 國家衛生研究院(2015年10月30日)。2001至2013年台灣地區40歲以上國人自述白內障盛行率的時間趨勢與久坐的關聯性。國家衛生研究院電子報(第 625 期)。取自http://enews.nhri. org.tw/enews_list_new2_more.php?volume_indx=625&showx =showarticle&article_indx=10755 董氏基金會(2006)。大學生日常生活、網路使用行為與憂鬱傾向之相關性調查。取自https://www.jtf.org.tw/psyche/melancholia/ survey.asp?This=67&Page=3 楊淑昭(2011)。青少年性別角色、身體意象與同儕關係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大葉大學,彰化縣。 楊貴琦(2015)。新北市國民小學學童下課時間遊戲行為與人際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楊雅而(2015)。兒童螢幕時間對其身體活動及肥胖之影響並探討與家長的關聯性(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臺北市 楊竣傑(2018)。誰把Facebook打趴了?答案是:Z世代!(電子版)。Cheers雜誌,209。 楊雅斐(2003)。幼兒出生序、母親教養行為與依附關係之研究。慈濟護理雜誌,2,42-52。 楊榮森(2011)。為什麼孩子看電視容易肥胖。健康世界,308,13-14。 溫婉玉(2009)。大學生人際關係自尊網路使用時間和網路成癮傾向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溫雯琪(2009)。國小學童身體意象量表的發展及其與重要他人評價的關係(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葉淑華(2008)。國小高年級獨生子女學童的自我概念與人際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臺東縣。 資策會FIND(2014)。2014年上半年消費者行為調查。取自 https://www.iii.org.tw/Press/NewsDtl.aspx?fm_sqno=14&nsp_sqno=1367 資策會FIND(2016)。眼球之爭手機大獲全勝。取自https://www. find.org.tw/market_info.aspx?n_ID=8926 詹秀葉(2000)。兒童人際經驗意義化研究-以被拒絕情境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賈文玲(2001)。青少年身體意象與自尊、社會因素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中國文化大學,臺北市。 廖寬儒(2013)。臺北市國小高年級學童臉書使用行為自我揭露與人際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臺東縣 劉佳閔(2005)。幼兒的依附關係、語文智能及人際智能與心智理論能力之關係(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劉育雯(2004)。在觀看與被觀看之間:高中女學生身體意象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劉姿青(2006)。國小高年級學童人格特質人際關係自尊對幸福感之影響以新北某國小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龍華科技大學,桃園市。 劉美雲(2017)。國中生自我呈現、自拍行為與自拍成癮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大葉大學,彰化縣。 劉偉瑩(2006)。兒童情緒困擾 外表缺陷占第一。財團法人國語日報社。取自:http://www.mdnkids.com/news/search_detail.asp ?serial=43888&keyword=%E5%85%92%E7%AB%A5%E6%83%85%E7%B7%92%E5%9B%B0%E6%93%BE 滕淑芬(2016)。世界視覺日,注意視力健康。遠見雜誌。取自https://www.gvm.com.tw/webonly_content_11663.html 黎士鳴(譯)(2001)。身體意象(原作者:S. Grogan)。臺北:弘智文化。(原著出版年:1999) 蔡坤典(2009)。不同國籍父母之國小高年級學童身體質量指數與身體意象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縣。 蔡欣育(2015)。臉書使用對青少年身體意象關注影響之研究–以桃園市國中生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蔡珮(2004)。媒介成癮?電視成癮與網路成癮比較初探。民意研究季刊,222,27-65。 蔡雪娥(2003)。國小早熟女生生理變化之心理與調適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鄭冠仁(2008)。國小高年級學童自我概念、人際知覺與人際關係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 鄭雅芬(2009)。臺南市國中生人格特質人際關係與網路沉迷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鄭曉楓、田秀蘭(2017)。從正向心理學優勢探討兒童人際關係。臺灣諮商心理學報,5(1),93-120。 衛生福利部(2013)。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取自 https://obesity.hpa.gov.tw/TC/faqContent.aspx?id=67&chk=84b32626-2bca-430c-982b-784a9b53fe69¶m=pn%3D3 衛生福利部(2015)。戰勝網路成癮—給網路族/手機族的完全攻略手冊。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精神醫學部。 衛生福利部(2017)。105年國人死因統計結果。取自http://www. mohw.gov.tw/cp-16-33598-1.html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2014)。FUN暑假護眼2秘訣不要長時間近距離用眼多戶外活動。取自https://www.hpa.gov.tw/Pages/ Detail.aspx?nodeid=1134&pid=2736 盧文君(2016)。國小高年級學童休閒活動類型同儕人際關係與幸福感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蕭芳惠、林薇(1998)。臺北市高中女生的體型意識及飲食異常傾向之研究。衛生教育學報,11,107-126 賴姿斐(2010)。高中職學生自尊、同儕互動、身體意象與愛情態度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臺南科技大學,臺南市 鮑立人(2015)。使用LINE對人際關係和學習態度之影響-以高雄市某國中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義守大學,高雄市 謝明君(2012)。國小學童身體意象與身體自我概念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臺東縣。 謝寒琪(2003)。一個肥胖兒童的故事〜肥胖兒童的人際關係與自我認同(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花蓮師範學院,花蓮縣。 謝雯玲(2015)。國中生知覺父母教養態度臉書涉入程度與人際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鍾思嘉(1993)。諮商與心理治療。臺北市:大洋。 鍾唯仞(2017)。人際困擾兒童參與沙盤活動改變歷程研究。取自https://eb1.hcc.edu.tw/edu/data/page/20170411152731611.pdf 戴晨志(2006)。讓你成功的100個信念。臺北市:時報。 藍逸梅(2001)。概念分析-親子依附。榮總護理雜誌,18(2),125-131 魏芯綸(2016)。大臺北地區成年人身體意象滿意調查(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中國文化大學,臺北市。 魏美惠、莊淑媛(2016)。滑世代幼兒使用3C產品及其行為表現與學習態度之研究。資訊科學應用期刊,8(2),47-69 蘇秋碧(2000)。國小六年級被同儕拒絕兒童其被同儕拒絕因素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師範學院,臺中市。
二、英文文獻
Arenas, J. J. S., & Martínez, A. O. R. (2015). Relationship between self-esteem and body image in children with obesity. Revista Mexicana de Trastornos Alimentarios, 6(1), 38-44. Babic, M. J., Smith, J. J., Morgan, P. J., Eather, N., Plotnikoff, R. C., & Lubans, D. R. (2017). Longitudinal associations between changes in screen-time and mental health outcomes in adolescents. Mental Health and Physical Activity, 12, 124-131. Berscheid, E. (1985). Interpersonal attraction. In G. Lindzey & E. Aronson (Eds.), The handbook of social psychology (3rd ed., Vol. 2, pp. 413-484). New York, NY: Random House. Bickham, D. S., Blood, E. A., Walls, C. E., Shrier, L. A., & Rich, M. (2013). Characteristics of screen media use associated with higher BMI in young adolescents. Pediatrics, 131(5), 935-941. Cash, T. F. (1990). The psychology of physical appearance: Aesthetics, attributes and images. Body Images : Development, deviance and change, 51-79. Cash, T. F., Winstead, B. A., & Janda, L. H. (1986). Body image survey report:The great American shape-up. Psychology Today, 20(4), 30-37. Cory, J. G., Ahmadi, M., Sirard, J., & Alhassan, S. (2017). Associations among physical activity, screen time, and sleep in low socioeconomic status urban girls. Preventive Medicine Reports, 5, 275-278. Davila, J., Hammen, C., Burge, D., Daley, S. E., & Paley, B. (1996). Cognitive/interpersonal correlates of adult interpersonal problem-solving strategies. Cogitive Therapy and Research, 20(5), 465-480. Dion, K., Berscheid, E., & Walster, E. (1972). What is beautiful is good. Journal Personal Social Psvchology, 24, 285-290. Festinger, L. (1954). A theory of social comparison processes. Human Relations, 7, 117-140. Froh, J. J., Fives, C. J., Fuller, J. R., Jacofsky, M. D., Terjesen, M. D., & Yurkewicz, C. (2007).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and irrationality as predictors of life satisfaction. Journal of Positive Psychology, 2, 29-39. García-Hermoso, A., & Marina, R. (2017). Relationship of weight status, physical activity and screen time with academic achievement in adolescents. Obesity Research & Clinical Practice, 11(1), 44-50. Heiman, T. (2000). Friendship quality among children in three educational settings. Journal of Intellectual and developmental Disability, 25, 1-12. Higgins, E. T. (1987). Self-discrepancy: A theory relating self and affect. Psychological Review, 94, 319-340. Hinkley, T., Carson, V., Kalomakaefu, K., & Brown, H. (2017). What mums think matters: A mediating model of maternal perceptions of the impact of screen time on preschoolers' actual screen time. Preventive Medicine Reports, 6, 339-345. Houghton, S., Hunter, S. C., Rosenberg, M., Wood, L., Zadow, C., & Martin, K. (2015). Virtually impossible: Limiting Australia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daily screen based media use. BMC Public Health, 15(5), 1-12. Hussin, D. K., Mohammad, I. H., AI-Hamad, H. A., Makboul, G., & Elshazly, M. (2011). Weight status and perceived body size image in overweight and obese children 8-12 years old. Alexandria Journal of Medicine, 47(4), 365-371. Jacobi, L., & Cash, T. F. (1994). In pursuit of the perfect appearance: Discrepancies among self and ideal percepts of multiple physical attributes. Journal of Applied Social Psychology, 4, 379-396. Jayanthi, M., & Friend, M. (1992). Interpersonal problem solving: A selective literature review to guide practice. Journal of Educational and Psychological Consultation, 3(1), 39-53. Kelley, H. H., & Thibaut, J. W. (1986). The psychology of groups (2nd ed.). New Brunswick, New York:Transaction Books. Micheka, S., & Loudováb, I. (2014). Family and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in Early Adolescence. Procedia - 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 112, 683-692. Moretti, M. M., & Higgins, E. T. (1990). Relating self-discrepancy to self-esteem: The contribution of discrepancy beyond actual-self ratings.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26, 108-123. Nguyen, P. V. N., Tang, K. H., Nguyen, D., & Robert, A. R. (2016). Excessive screen viewing time by adolescents and body fatness in a developing country: Vietnam . Asia Pacific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 25(1), 174-183. Pate, R. R., O'Neill, J. R., & Lobelo, F. (2008). The evolving definition of" sedentary". Exercise and Sport Sciences Reviews, 36(4), 173. Pilapil, N. A. (2012, May 5). 4 dangers posed by smartphones on kids. [articles]. Retrieved from http://www.howtolearn.com/2012/05/ 4-dangers-posed-by-smartphones-on-kids/ Puhl, R. M., & Latner, J. D. (2007). Stigma, obesity, and the health of the nation’s children.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33(4), 557-580. Raich, R. M. (2000). Imagen corporal: Conocer y valoral el propio cuerpro. Madrid: Pirámide. Reinberg, S. (2008, March 4). Restricting TV and Computer Time Helps Kids Lose Weight. Health Day. Retrieved from http://www.washingtonpost.com/wp-dyn/content/article/2008/03/03/AR2008030302651.html Rukavishnikova1, E. E. (2016). Specific Psyc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in Preschool Children. Procedia - 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 233, 118-122 Samaha, M., & Hawi, N. S. (2017). Associations between screen media parenting practices and children’s screen time in Lebanon. Telematics and Informatics, 34(1), 351-358. Secord, P. F., & Jourard, S. M. (1953). The appraisal of body cathexis body cathexis and the self. Journal of Consulting Psychology, 17, 343-347. Selnow, G. W., & Reynolds, H. (1984). Some opportunity costs of television viewing。Journal of Broadcasting, 28(3), 315-322. Shilder, P. (1950). The image and appearance of the human body: Studies in the constructive energies of the psyche. London: Kegan paul. Silva, A. G., Queirós, A., Neto, M., & Rocha, N. P. (2016). Type and quantity of physical activity and screen based activities of students from the 7th to the 12th grades: Characterization and association. Revista Portuguesa de Saúde Pública, 34(3), 236-243. Slade, P. D. (1994). What is body image? Behavior Research and Therapy, 32(5), 497-502. Thompson, M. A., & Gray, J. J. (1995).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a new body image assessment scal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ssessment, 64, 258-269. Tiggemann, M., & Pennington, B. (1990). 'The development of gender differences in body-size dissatisfaction'. Australian Psychologist, 25 (3), 306-313. Truby, H., & Paxton, S. J. (2002). Development of the children's body image scale. British 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ology, 41, 185-203. Vasile, C. (2015). Is the body image so important? Physical identity in relation to gender and self-esteem. Procedia-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 203, 443-447. Wertheim, E. H., Paxton, S. J., Schutz, H. K., & Muir, S. L. (1997). Why do adolescent girls watch their weight? An interview study examining sociocultural pressures to be thin. Journal of Psychosomatic Research, 42(4), 345-355. Winn, M. (1977). The plug-in drug. New York: Viking. Young, K. S. (1998). The center for on-line addiction ─ Frequently asked questions. Retrieved from http://www.netaddiction.com /faqsindex.htm |